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 
登录会员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注册 登录/短信登录/短信 帮助帮助
时代诗歌网首页 » 诗文博谈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尘世中的诗人槟郎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槟郎



加入时间: 2007/11/06
文章: 1934
来自: 南京

文章时间: 2021-12-29 周三, 上午8:19    标题: 尘世中的诗人槟郎 引用回复

尘世中的诗人槟郎

作者:刘思念

我喜欢槟郎,正如所有上过他的课的学生一样,深深地为他的魅力和横溢的才华所折服。

初到晓庄,迎新的学姐就告诉我说,既然来到晓庄,就一定要去听一次槟郎的课,方才不算辜负这四年美好的大学时光,否则会成为一生的遗憾。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只暗暗觉得不屑,怎么可能会有老师的课不听就会抱憾终生呢!我不以为然,却没有注意到学姐脸上满含深意的笑容。而今年迎新,同样的地点,同样的话,人物却从学姐变成了我,我这才明白那时学姐话里的深意,现在想想,只觉得自己当时真的是年少轻狂。

初入大学的第一年,从学长学姐和其他老师口中听到最多的老师竟然是槟郎。槟榔?怎么会有人用这种植物做名字,我依旧对此感到不屑,但心里却悄然埋下一丝好奇。今年烈日炎炎的夏天里,新学期的选课开始了,我决心要见识见识这所谓的槟郎究竟是何人,暗下决心一定要选到他的一门课。本以为无人问津的课,可曾想选课开始不过短短几分钟,几百个名额居然瞬间全满,课的火爆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但决心要见识槟郎风采的我怎可能被如此轻易打倒,我在电脑旁默默守了一个下午,终于在晚饭前成功蹲守到一个漏网之鱼。

可谁知原本的开学因为疫情变得遥遥无期,一切课程转为线上课。我与槟郎的第一次见面是隔着屏幕的,屏幕里操作动作略显笨拙的样子与我从同学们口中得知的槟郎更添了一丝可爱,我突然对这个人产生好奇,忍不住期盼这样一个可爱的老师线下究竟会是怎样。

在千盼万盼下,在九月底,我终于盼到了槟郎的第一次线下课。初次在课堂上见到他,与之前屏幕中小小的画面相比更显鲜活洒脱。相貌平平的外貌在人群中看上去并不是特别出众,个子不高、有点微胖的身材却给人十分和蔼可亲的感觉,就像街边遛弯的老大爷一样随和亲切,却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而他的厚厚的镜片后那双深邃的眼睛散发着博览群书的气质,使其平平的外貌迅速就有了闪光点,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槟郎谈及诗歌时眼里那种坚定而又睿智的光,让人深深感受到槟郎对诗歌深沉而又淳朴的爱。

“你们可以叫我的笔名槟郎,郎,男人也。”如此幽默风趣的介绍,每每想起来都还是印象深刻,一切都宛如发生在昨日。槟郎,取自“一个叫槟的男子”,当然,此“郎”非彼“榔”,简单易记,朗朗上口,却又意蕴深长。我不禁为自己之前草率的认知而感到深深的羞愧,而槟郎的课却如槟榔这种植物一样让人上瘾且沉醉,无形中每周四下午七八节课行知组团三楼那个位于楼道尽头的大教室成了我每周最大的期盼。

“西边是金陵的霞呀,东边有太湖的浪,层层美景遮不住茅山的好风光……”一首《茅山的好风光》成了我对比较诗歌这节课最深的印象。槟郎总喜欢在每节课前放几首歌,伴着歌声走进教室不可不谓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屏幕上各色的美丽景色使人忘却满课带来的劳累与浮躁,重返宁静的快乐。而内心宁静又享受着音乐的熏陶,总是让我可以最快的沉浸到诗歌的意境之中,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槟郎先生的一个巧妙的课堂小设计呢?

课堂一开始,本着节省课堂时间,能够为学生多讲几首诗的想法,槟郎采取的是抽点名的方式来考勤,非常负责任。点完名之后,槟郎便搬出了他近来几天最新创作的诗和大家分享,让我们在这些文章中了解了槟郎的经历与生活。在后来的课堂中,槟郎有一个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固定的上课模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抛砖引玉”,十分有条理且从未打破这一模式。他也有自己的上课规则,他在课上讲明了这一点,就是说“最后一排不允许坐人,大家都要往前坐,另外右边前三排也不许坐人,这里是视觉死区,会看不到多媒体上的内容”,槟郎一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们都能好好听讲,专心上课,不错过课上的内容,可以说是十分敬业了。老师在课堂上不会自顾自地讲课,也会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当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他不会先揭晓答案,而是接着喊下一个同学,以此类推,这时这个一直很开心的“小老头”或许是有些失望的,但是他不会责骂同学们,他的口头禅会重出于“江湖”:“再喊最后一个,再答不出来我就死心了!”但是当最后一个同学被喊起来的时候,他仍旧是双眼放光,是充满着期待的,并不会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所谓“砖”,只是槟郎对于自己所写的诗作的称呼,他把自己的诗作叫做“砖”,由此可见他本人的谦逊。在“抛砖”这一环节中,他总是充满自信且有活力地向学生展示自己最近完成的诗作,带着最新的思考和感悟,言语神情之中充满了自豪。他的诗以简单的短句呈现,没有过于华丽的言辞,虽然形式简洁,思想内涵却极为深刻,发人深思。在读完后,他会尝试着让学生答出自己看完诗后的想法,或许是由于没有槟郎那么深的造诣和那些切实的生活经历,学生的回答并不能完全让他满意,但是他仍然会笑着给学生解答自己诗中的深刻思想。

槟郎的诗歌主题繁多,种类丰富,可谓是“琳琅满目”。他的诗既有对自己生活的记录,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担忧,甚至是哲学领域也略有涉足。幽默风趣的语言,严谨认真的上课态度,尖锐讽刺的笔锋,如此种种更让我认识到,槟郎不仅是个负责的老师,还是个文笔犀利、情感细腻的诗人,更是一个优秀的诗歌引路人。听过一次槟郎的课,便足以深深爱上这个人、这门课、这些诗!

槟郎是个敢于说真话的人,带着一点点文人特有的率直,他的感情都铺在诗句上,只需一点点空隙,激昂的情感便会喷涌而出,浓重而又真实。在他课上的讲解中,我更喜欢的是槟郎自己的创作,没有外国诗歌那种翻译的晦涩难懂,他的诗简单真实,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僻的语句。慢慢品读他的每一首诗歌,真的就好像在咀嚼一颗槟榔,越嚼越有味,越嚼越有劲,让人上瘾,让人沉醉。

在《义和团研究》中,“这些穷农民/受了阶级的压迫/受了官吏的欺凌/利用民间宗教/掀起了义和团运动。”深受折磨的农民终于不堪身上的重担,起身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头顶上的几座大山,究竟是怎样的折磨使忍辱负重的农民都不堪其压?原来是头上官吏的欺压,原来是统治阶级层层的剥削,原来是外来侵略者的咄咄紧逼;什么时候这一切才能结束?原来要爱国,原来要反抗,原来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推翻这个黑暗的时代。他们爱国,他们不争,阶级反抗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可谁知爱国怎么也会成为罪名,人民只能看着大笑的侵略者悲声走向深渊。面对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槟郎借用义和团运动的惨痛经历告诫我们历史不能重来,阶级的斗争最终受害的只有人民,我们要爱国,要强大,要铭记历史,要珍惜和平。在《海外奇谈篇》中,槟郎对于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描写:“什么是官员?作为人民的公仆,又是国家的精英。却有一个阴谷县,怎样的恶吏!”这一现实的揭露不禁让人感叹权力的腐败和放肆是让人多么地无可奈何。就像槟郎诗中提到的那样,“权力属于人民,暂时委托给官员”,但是这些人随着权力的逐步扩大,逐渐淡漠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在众多因素的诱惑下,法律法规也限制不了他们的脚步,他们步入了罪恶的深渊,造成了人民最后悲惨的结局。他的文字像锋利的刺,虽看不见但却深深刺痛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今的社会现状。

在槟郎的课堂中,我不仅能够欣赏到槟郎的绝妙佳作,同时对外国的诗者也有了很充分的了解,而这些外国诗人的诗作,便是槟郎口中的“玉”。他经常在课堂上带着我们赏析,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走近西方的奇妙世界。他不喜欢照本宣科,而是把各个诗人的诗歌打在多媒体公屏上,认认真真地抓住关键词语为我们讲解内容,足以见得他文学功底之深厚。在这一环节中,我认识到了不少以前从未踏足过的领域的诗人。我认识了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知晓了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的诗人拜伦,了解了倾向于内心真实,往往以象征的意境表达生与死、灵与肉、永恒与变幻等哲理性主题的诗人瓦雷里,也知道了被博尔赫斯誉为“璀璨的梦想家、悲哀的梦想家、悲剧性的梦想家”的诗人爱伦 坡......

不知何时,槟郎的诗歌对我来说不再仅仅只是被迫阅读的教材,还是每日的精神来源。我迫不及待的去槟郎的朋友圈里去翻阅,去品读,寻求那一刹那心灵的共振。从读诗、品诗到写诗,槟郎带领我走进了诗歌的世界,从此难逃其中。

诗人总是孤独的,有时他们的寂寞飘摇在尘世之中,无人能解,他们唯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文字谱成诗歌,撒向世间。愿尘世中的每个诗人都能坚守初心,做一个尘世里的逍遥人。谨以此篇献给尘世里的诗人槟郎先生!

2021-12
_________________
真人生、真性情、真文学!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时代诗歌网首页 » 诗文博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版权所有 © 时代诗歌网络公司 《时代诗刊》编辑部 《网络诗人》编辑部 Copyright © The Poetry Times, Inc. (English)
     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