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 
登录会员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注册 登录/短信登录/短信 帮助帮助
时代诗歌网首页 » 诗文博谈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苦吟诗人槟郎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槟郎



加入时间: 2007/11/06
文章: 1934
来自: 南京

文章时间: 2022-1-14 周五, 上午9:58    标题: 苦吟诗人槟郎 引用回复

[cp]苦吟诗人槟郎

作者:陈乐乐

大一的时候已经选过李槟老师的诗歌鉴赏课程,在大二我又有幸选到了老师的旅游文学课。可惜由于疫情影响,这节课的前几节都是以网课形式进行,心中虽有遗憾,但课程开始后渐渐被槟郎老师讲述的南京的各类景点的特色所吸引,为槟郎老师乐于亲身体验大自然的行为所折服。

在课程的学习中,我了解到槟郎老师是汤山雅集户外探洞群的一员,他讲述的景点都是他和他的队员们舍身前去探索观察过的,所以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能够详细说出各个景点的特色和不为人知的小惊喜,几乎每个景点都有自己拍下的照片作为示例,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可能也正因为他的亲身体会,所以他写出的作品才会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让人不禁感叹他真可以称的上是一位独特的用心去感受旅行的游者。

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更喜欢的是槟榔后半段的课程内容,因为他会向我们讲解自己写过的有关各个景点的旅游诗歌和游记散文,向我们介绍他的作品。在我眼里槟榔他不仅仅是一位高校教师,按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位诗人,一位针砭时事的当代鲁迅,现在更多了一重身份,就是旅游文学作家,他能把自己的所游所感以诗歌和文章记录下来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思想真的可以称做一位很有水平的旅游文学作家。

想要写好旅游文学作品非常的不容易,因为旅游文学不是对“旅游生活”的简单记录,而是抒发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绪审美情趣,是对旅游生活的艺术反映,这就是决定了旅游文学的“文学性”,不止如此,还要有对基于现实的旅游景点的描述和与其相关的知识储备。很多人写的作品只是简单地描述游玩景点的风景设施,对其夸赞一番,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算不上纯正的旅游文学作品,但槟榔他做到了这点,他的作品既有旅游文学该有的地理性和知识性,还兼具了文学性,无论是散文、游记还是诗歌,都算的上是旅游文学作品中的精品。

槟榔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作品产生,每天早晨打开朋友圈,都能看到他发表的诗歌或是旅行足迹。他自己曾说过,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写诗,将诗歌发表才算完成任务。不难看出,他对于诗歌有着无比的热爱,满怀一颗澄澈的赤子之心,他在一次次对户外的探索中找寻对诗歌的灵感,迸发出激情。因此,我在他每次讲完景点后对应的旅游文学的讲解中,加深了对景点的印象,又一次次为他的文采和见解折服。

槟榔老师去过很多地方,例如南京本土的方山、牛首山、幕府山、栖霞山、紫金山,也有韩国的济州岛和茂朱滑雪场。他在上课时会结合自己同时间段写的诗和文章给我们讲解。槟郎老师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所以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他把自己的游玩经历,当时发生的点点滴滴,全都移植到旅游文学的课堂上。他的经历和他的诗在课堂上一次次地将我们带入当时的场景,就像将回忆拍成一部写实唯美的电影,完美地呈现给我们,而他的诗歌和文章正如这一部部电影的剧本,是这些电影的根基。

在槟榔老师众多“剧本”终,我最爱的还是他在韩国济州岛期间写下的《我的中国心》《祖国我向你倾诉》《韩国生活琐记》等,将客在他乡的游子情通过自己的文字跨越千山万水送回故乡,这些文章在他的众多诗歌中脱颖而出。他在三篇文章中记录了自己在韩国交换教学的生活,连起来看形成了一个系列,文章是从记录他坐飞机的过程开始的,他讲述了自己坐飞机前的害怕和真正登上飞机后的轻松,我们这才知道因为清贫的生活,他在此之前从未坐过飞机,第一次就是跨国出行。落机后发生了很戏剧的事情:因为他毫无经验,下机后竟忘记了拿自己的行李,槟榔老师只能用中文和韩国航空人员进行牛头不对马嘴的交谈,好在最后找到了行李。之后他叙述了自己在真正进入工作场所前的旅游经历,在导游的带领下,他观看了济州岛的各个景点,并了解每个景点的历史。在进入工作后,他很幸运地遇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女学生。这些学生对学习中文有着深深的向往,对待他也非常友爱。在过白色情人节时会给他送上礼物,对他用韩语说“我爱你”,他也因此学会了韩语的“我爱你”。在听他讲解了这篇文章后,我似乎窥见了槟榔青年时代的光景,济州岛的教学生活距今已差不多二十年,他对于这段生活仍然记忆犹新,不止因为韩国生活中的苦乐艰辛,还因为对妻儿家国的思念难以忍受。槟榔老师的青年时代,从照片上看形象很是儒雅,但由文章中可见是生动、有趣、有活力的,和现在内外统一的儒雅气质大相径庭。

除了他描写韩国生活的文章外,我还喜欢他那首《飞上紫金山》,诗的开头写到“茫茫林海上飞过,千丘万壑上飞过,化为恁风御行的仙人,多来朝拜圣山,舒畅蒙尘的情怀。”,他在诗中将自己化作御风飞行的仙人,前来拜访紫金山以解陈年旧情,后面的“从地堡城起飞”说明他坐了现代化的索道前往的,接着他描写了飞升过程见到了景观,他看到了“如积木的明孝陵”,“如小钟的中山陵”,因为坐在索道上,就有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想想从空中看地面,本来庞大的陵墓尚且如钟如积木,那渺小的人类岂不更似蝼蚁,可是“有情人”在一众蝼蚁中仍旧突出。紫金山虽有着江东第一名山之称,且是众多名人志士的葬身之所,但真正让槟榔对此地年年不忘的原因,是因为陪伴他一起的是“那位伊人”,可能正是这位伊人的邀请,让他于天堡城庆生,这个生日于他而言,必是众生难忘。

他写下的诗歌很多,大多是描写南京风景名胜的,除了在紫金山留下的这篇饱含情谊的诗,每到一地,他定会赋诗一首甚至几首,以表达内心感受。我还爱他那首《鸡鸣寺的樱花》,“游人如潮的风景胜地,樱树尽花,花如雪,天女巧织的绸缎,锦蔟成精致的神奇的花朵,大片大片,如白沫的海洋,又如纯白蒸腾的祥云。”寥寥数语就将鸡鸣寺的樱花美景尽数展现,在他的笔下,樱花如雪,如海洋,如祥云,洁白纯净,在天空的映照下更显绚丽。许多金陵的美好都留存在槟榔的诗歌中,只有心怀美好与爱意,再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的人,才能留心生活中细微的美好和幸福,槟榔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正因为槟榔内心纯洁美好,所以在面对挫折时他才永远怀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他的生活有太多不平不公,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没有走有心人希望他走的路,而是昂扬向上,活出了自己,这是我尊敬他的原因。

平时闲来无事,我会在闲暇时打开槟榔老师的微博,经常看他在微博上发自己和探洞队队友外出活动的照片,在他的照片里,我看到了他探洞时由心而发的快乐,脸上都不自觉地带着微笑。别人的户外,只是工作与生活的补充。而户外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了人生的主导。他就像个现代隐士,以布衣终身为傲。生活离不开尘世,精神却放浪形骸,厌弃功名富贵。可能也正是因为他的思想精神和当代社会格格不入,所以他才尤为喜爱作诗,诗人在世人的固有印象中就是与世俗隔绝,他们有自己独立于社会的一套思想,在自己的世界里如鱼得水。诗人可以将自己的理想观念潜藏在字字句句中,让自己的满腔热血有得以发泄的一席之地。

喜爱户外探洞的是槟郎老师,热衷书写诗歌的槟郎老师,比任何人都热爱生活的人是槟郎老师,担得上旅游文学作家名号的是槟榔老师,槟郎老师,在我的求学生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1-12[/cp]
_________________
真人生、真性情、真文学!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时代诗歌网首页 » 诗文博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版权所有 © 时代诗歌网络公司 《时代诗刊》编辑部 《网络诗人》编辑部 Copyright © The Poetry Times, Inc. (English)
     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